看過記錄 |

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(1 / 1)

上一章 書頁/目錄 下一章

    「秉畀炎火古有經,始不撲除繼無及。」捕蝗謠

    馬日磾在皇帝這邊吃了癟,不敢再出頭言語;董承也沒什麼好法子,坐在那裏假裝深思,不肯先發言。

    趙溫一時也像是為此事難住,說來說去都只是古人用過的一套陳腔濫調「蝗蟲本無可怕之處,只是往往集結成群,變化詭譎,方使人生懼而已。然而天下所有的蟲都是一類物,譬如蟻、蜂,沒有不畏人易驅的,蝗蟲亦是如此。」

    董承像是很感興趣,不由催問道「是這個道理,然則有何計可除之?」

    「天下之田皆有其主,若使百姓黎庶自救其地,未有不盡力殫精的。我聽說飛蛾赴火而亡、蜘蛛就燈而織,可使夜設篝火於溝坎旁,驅蟲紛至,且焚且埋,如是可殄盡矣。」趙溫緩緩說完,輕吐一氣。

    利用生物趨光性來殺蟲的法子古已有之,趙溫說的這法子雖不新鮮,但經久耐用,也算是一個拋磚引玉的獻芹之策。

    有了趙溫起頭,董承自不甘居於人後,他想的法子最為狠厲直接「蝗蟲初生、飛落在地,皆小眾而害輕,民多不以為意,及長,乃無以為力矣。愚臣淺見,當勒令各地百姓、黎庶,凡有見蝗群,務必報官撲殺。若地主鄰人敢蔭蔽不言,則杖之。人告其官若受而不理、或受理而不親臨撲除、撲除未盡而妄稱已盡者,亦依律罰罪。」

    董承深諳皇帝『治民先治吏』的意旨,不說如何滅蝗,單說如何督促負責滅蝗者,說的皇帝連連點頭。

    尚書僕射吳碩見狀,立即附和說道「臣昔年無知,依陛下聖明睿鑒,方明蟲乃卵生,於今蝗蟲正熾,不免有飛落遺卵、以待來年者。故在捕蝗使除蝗之餘,亦要多加探詢,凡飛蝗住落處,應差人取掘蟲卵,若取之不盡而致來年復生者,則以罪論處。」

    董承與吳碩二人顯露嚴苛本性,動輒杖責降罪,讓馬日磾、楊琦等士人大為皺眉,十分反感偏偏皇帝又喜歡這一類的言論。

    楊琦知道皇帝好實務,不想說那些『蝗蟲是乃天咎,務以修德自省』、『除天災者當以德』之類的虛言,又不想在董承等人的高壓之下,捕蝗使人心忐忑,不敢用心效命。於是在想好了一番措辭後,楊琦沉着的說道「罰使人畏過,賞使人悅命。太尉所言皆為懲處,未及地方用命捕蝗,如何封賞等事,臣以為不可。」

    皇帝也不想因此打擊地方的積極性,刑罰的作用只是威嚇,主要還是以利益驅使「賞與罰缺一不可,此次除蝗添入吏部年終考評,除此之外,也要有金帛等財物賜下。」

    說罷,他想了想,忽然有了個主意「官府催促,雖說是好事,但於黎庶來說,到底是件煩擾之事。何如誘之以利?譬如以五斗蝗易一斗粟,時下黎庶深受旱情之苦,朝廷總是要以麥粟接濟,倒不如以此誘使捕蝗,豈不一舉兩得?」

    董承眼前一亮,深覺這是個兩全的法子,兼之又是皇帝提起,如何不隨聲附和?

    倒是趙溫忽然沉吟道「此法雖妙,但也難保不會有奸吏趁機牟利,從中倒賣。」


    皇帝正好想到了這裏,如今市面上的麥粟一石值數百錢,若是將蝗蟲與麥粟直接掛鈎,難免不會有人上下其手譬如將收來的蝗蟲偷偷送出去,轉回來再換糧食。

    吳碩知道這是表現的時候了,他立時說道「只要將當天收來的蝗屍集中稱量,當眾焚毀,由捕蝗使、亭長等員簽發憑據,各定其責,便可無虞。」

    如此一來,等若是提高了犯罪的成本與難度,皇帝輕輕頷首,同意了這個法子。

    楊琦在一旁趁熱打鐵,繼而說道「追捕飛蝗,必然會損壞田間禾苗,如此愈勞百姓。今歲既有免稅在前,官府不妨以其價贖買之,以慰人心。不然,何人甘願捕蝗者踐踏自家田地?」

    趙溫甚為動容,他只知楊琦性情耿直強項,但卻是個地地道道的大族士人,喜歡引經據典、仗着家世與名望時不時給皇帝點顏色。卻沒想到這樣一個人,居然也能關注到如此細微之處,若不是心存百姓,就算是能想到這一點,也未必會主動去想法解決。

    這樣想着,就連皇帝心中也不免對楊琦高看了一眼,連帶着弘農楊氏,似乎也不是一無是處了。

    楊琦說完後,沉默已久的馬日磾為了表示自己的能力,也搜腸刮肚般的說出幾個建議,他精通經術,滿腦子都是『修德內省』這一套話,更認為多殺蝗蟲有傷天和,對董承、趙溫等人的法子不以為然。但皇帝已有言在先,他也不會糊塗到故意忤逆,只得勉強說出幾個可有可無的建議,權當應付了事。

    治民本非荀攸所長,加之其又非三公,不說也沒什麼,所以荀攸在一旁寧可藏拙,也不願為了進言而進言。

    皇帝見除蝗的事務有了大致的方略,心境頓時安定了不少,即刻吩咐吳碩將今日議論的內容整理出一份章程,用來讓捕蝗使以及各地官員身體力行。其實除了這些法子以外,皇帝知道還有豢養雞鴨吃蝗、以及人吃蝗的法子,只是在這個時候,豢養雞鴨不僅來不及,而且小家小戶,普通百姓家養的雞鴨一天又能吃多少斤蝗蟲?

    至於將蝗蟲食用的法子,最常見的不過是油炸,可一般黎庶誰家又捨得浪費油?皇帝心裏已經有了一個想法,一邊是要改進食用的方法,一邊是觀察這兩日的時局,再將它拿出來。

    此間話完政事,皇帝忽又提到旁的「給中散大夫宋泓的懲處,爾等都接到了?」

    董承頓時一個激靈,出聲答道「臣等既奉口諭,便立時責成中台擬詔,如今詔書已然發下。」

    同為皇帝的丈人,董承向來視中散大夫宋泓、城門校尉伏完為競爭對手,只是伏完向來安分守己,董承一時找不到錯處,唯有宋泓不知收斂,常以寵妃之父自居。董承早就看其不慣,今日雖不知道是為了何事,但一接到穆順帶來的口諭,他便迫不及待的讓吳碩擬詔發下,也不曾顧及馬日磾、楊琦等人陰晴不定的神色。

    此時被皇帝提起來,饒是適才屢出良諫的楊琦,心裏也不免惴惴了起來。

    興漢室

    興漢室



  
武陵年少時作品:  三國之獻帝崛起  
類似:  美劇大世界裡的騎士  大明流匪  十國行周  大明元輔  我的異能悠閒生活  

加入書籤

書頁/目錄

搜"興漢室"
360搜"興漢室"
語言選擇